不同高度的避雷针形状也有所不同?
2022-06-27
据统计,一般情况下,高90m 的避雷针平均每年遭一次;高180m的避雷针,每年平均约遭三次雷击;高240m 的大约遭遇五次雷击;高300m 的避雷针,大约雷击十次。高360m 的,约为雷击二十次。地理位置不同,雷击的机率也不一样,埃菲尔铁塔高百米,落成第二年避雷针就遭雷电击毁,而自由女神像每年能监测到的雷涌(雷涌不仅仅包含雷击事件,也包括静电感应等)达600次左右。
加拿大多伦多的C.N 通讯塔高553m,两年遭35 次雷击,其中31 次,有28 次击在塔顶,3次击在下部。莫斯科电视塔,高537m,它的侧击雷绕击雷则更多。据1972 年统计,在四年半的雷雨季节里遭遇143 次雷击,平均每年32 次,大部分雷击在塔顶下方20m 到30m,有两次分别击在塔顶下方200m 和300m 处,在塔周围1.5km 内的地面落雷率比莫斯科市平均落雷率高2.5 到4 倍,这就使原先这个地区受闪电袭击的危险程度增加了,看来避雷针不是越高越好,满足要求就行了。
在这五六百米的高度,避雷针引雷入地的作用似乎是注定了,美国学者在二十世纪末尾,通过连续七年的野外对比实验,观察到12 次雷电均击中钝的避雷针,而近旁尖的富兰克林避雷针却始终未吸引雷击。